回首頁 
 關於協會

 協會簡介

 幕後推手
 本會信箱
 醫療資訊

 醫療新知

 本會活動

 旅遊札記

 心靈點滴
 活動組消息
 用愛支持協會

 愛心捐款

 

  醫療資訊/醫療新知  

  

貧血與輸血治療

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腫瘤科 高志平醫師  

    血液循環全身,供給身體各處養份與氧氣,同時把各處產生的廢物運走。血液的成份可以分成兩大類:一種是液體的血漿,另外就是浮游在血漿中一顆顆的血球,就 是紅血球、白血球及血小板等。這些血球各有功用;白血球可以保護身體,幫助身體抵抗外來的病菌;紅血球內含有血紅素負責攜帶、運送氧氣到全身;而血小板的 功能則是讓流血的傷口止血。貧血指的是血液中紅血球過少,血紅素偏低,也可以說是血液變稀薄了。貧血時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會下降,因而會有頭暈、臉色蒼 白,身體無力、倦怠、甚至氣喘等症狀;同時因為血紅素變稀薄,心臟只好增加工作,加快跳動,所以病人會感覺心悸;嚴重時甚至會心臟擴大、水腫。因為貧血以 外其他的病也會有前面提到的這些症狀,有沒有貧血要靠抽血,做血液常規檢查來確定。很多人會怕抽血,說我都已經貧血了,你還要把我的血抽走。其實成人身體 裡全部的血量約有4000-5000cc,同時每天製造新的紅血球以補充老化死掉的紅血球,所以抽走5-10cc的血做檢查,對身體實在不會有影響。

   提到貧血,很多人就會問要吃什麼? 補什麼? 其 實貧血的種類很多,應該要先查清楚是哪一種貧血,再針對病因做治療。「急性出血」像受傷流血,胃腸道出血當然會引起貧血。如果骨髓的造血能力是正常,出血 停止後,貧血很快就會逐漸恢復正常。另外所謂的「溶血性貧血」,骨髓造血功能也是好的,但生產出來的紅血球在血液中被破壞掉了,也會引起急性貧血,這時就 要查出破壞紅血球的病因,再針對原因做治療,例如抗體引起的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,就需要類固醇等免疫抑制劑的治療。 

    有的貧血是先天的,像是「海洋型貧血」,先天遺傳的基因不正常,製造出不正常血紅素,造成貧血。不過絕大多數的海洋型貧血都是輕型的,通常對患者本身無 礙,不須過份擔心。要注意的是除非合併缺鐵情況,不要隨便吃鐵劑,此外如果夫妻雙方都患有輕型海洋型貧血,則可能會生出嚴重型貧血的子女,所以在受孕前就 應該做檢查。慢性貧血大多是由於造血功能不好引起的。貧血原因可以是骨髓這個造血工廠缺少原料,像是鐵質,維他命 B12,葉酸等。「缺鐵性貧血」治療時除了補充鐵質,還必須查出鐵質流失的原因,像是月經過多,或長期胃腸道出血等,最要擔心的是胃腸道是否長了癌症,引起慢性出血,再造成缺鐵性貧血。腸道如果無法吸收維他命 B12 會引起所謂「惡性貧血」,這是缺少維他命B12 引起的「巨芽球性貧血」。貧血情況可以很嚴重,但很好治療。只要診斷正確,注射維他命B12,很快就可以改善治好,一點也不「惡性」。所謂「惡性」,是在維他命B12還沒發現的年代,這個病沒法治療,才有這個稱呼。
 
當然也有可能是骨髓這個造血工廠本身有問題,像是「再生 不良性貧血」,骨髓空空的,血球細胞包括紅血球、白血球、血小板都不能生長,嚴重的再生不良性貧血,可能會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。骨髓也可能長了「血 癌」,癌細胞壓抑了正常的血球細胞生長,也會引起嚴重貧血。另外像是「骨髓分化不良症候群」是指骨髓生長的血球無法正常生長到成熟,釋放出來到血液中,往 往成熟到一半就凋亡,也就是無法製造出成熟的產品-血球。不過前面提到的這幾個病大都不是單純的貧血,更嚴重的問題是缺少白血球,及血小板,會感染發燒,容易出血,所以必須給予很積極的治療。 

    身體骨頭的主要用處是做為骨架,支稱身體重量。有一些骨頭的中空內部含有造血的母細胞,生產製造各種血球,這整個骨頭的內部造血地方就叫作骨髓。有些貧血是骨髓發生病變,就需要做骨髓檢查,查明病因。骨髓檢查是用針刺穿骨頭到骨髓, 抽出少量看起來像血液的骨髓, 整 個刺入抽吸步驟往往在一分鐘內就完成,一般而言,危險性很低。至於做骨髓切片,是會有一點痛,但會給局部麻醉,也很少發生嚴重併發症。總之,貧血的種類很 多,要先確定診斷,看是那一種貧血,再對症用藥治療,不只是吃補血藥。補血藥大概都是鐵劑,缺鐵性貧血當然要補充鐵劑治療,不是缺鐵性貧血補充鐵劑就沒 用,甚至有害。 

    如果無法根治病因,貧血嚴重時,就只好輸血補充。輸血是把別人身上的紅血球直接借來用,可以立即改善貧血症狀。但是輸血也可能有種種的副作用。一般大家最關心的是輸血感染到傳染病的問題,不過目前已知會經由輸血傳染的病,例如梅毒、B型肝炎、C型 肝炎、愛滋病毒等,都已經可以篩檢出來,不會採用這些人的血液。雖然空窗期愛滋病,以及目前未知的新興傳染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,事實上,經由輸血得到傳染 病的風險相當低。其他的輸血不良反應,可能會有發燒,過敏,溶血,及罕見的肺部傷害等情況。所以輸血仍然是以必要時,有適應症才做的事。但是如果身體確實 有需要,也不必刻意排斥,過度恐懼輸血。一般而言,慢性貧血的患者,血紅素數值如果低於6 g/dl 會有明顯的貧血症狀,需要輸血來減輕心臟的負擔,改善症狀。血紅素數值如果高於10 g/dl,通常貧血的症狀不明顯,不需要輸血。血紅素值如果介於6-10 g/dl之間,那就看病人的身體狀況,例如原來就有心肺功能不好,或者年紀太大時,就考慮輸血。輸血是借用別人的紅血球,紅血球是活的,有一定的壽命,所以輸血過後2-3個 星期,血球就會消失不見,需要重新再輸血。紅血球死掉以後,大部分的成分會被分解再吸收利用,但是鐵質卻會留存在體內。輸血多次的患者,堆積的鐵質過多, 長期而言可能會傷害到心臟,肝臟,胰臟等器官,引起糖尿病及心衰竭,是個嚴重的問題。所以輸血多次後需要追蹤體內鐵質存量,如果鐵質過高,可以考慮使用排 鐵劑。傳統的排鐵劑「除鐵能 (desferal),需要每天長期皮下注射,很不方便,這幾年有一個新的口服排鐵劑「易解鐵」 (Exjade)上市,較方便使用,但價位十分高昂。


 
  總而言之,有貧血症狀時,要先抽血檢查,確認是不是真的有貧血。確定有貧血後,要查清楚貧血的原因,再對症下藥治療。貧血不能靠輸血來解決問題,但有必要時,輸血的確可以迅速有效的改善症狀。輸血的一些可能副作用,則可以靠醫藥來幫忙改善。



版權所有  中華骨髓移植關懷協會  轉載必究  

地址:112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201號  電話:(02) 2874-8538 傳真:(02) 2874-8538